中央空調風機噪聲大原因分析(出風口噪音分析處理)
中央空調噪音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央空調風機的機械噪聲、機內電機噪聲。中央空調組合機組末端用的空調離心通風機,噪聲都不盡理想。例如: 雙吸多翼前傾風機、雙吸機翼型后傾風機、雙吸單板圓弧后傾風機等安裝在空調組合機組末端,在沒有特殊處理或無隔聲裝置的情況下,在距風機出風口處1m左右測得的噪聲一般可達90~110dB(A),有些高壓、大流量的空調離心風機,噪聲甚至達120~130dB(A)。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建議:在工業廠區內,噪聲要求不超過85dB(A); 在公共建筑、飯店、賓館、精密儀器儀表等領地,噪聲要求不超過75dB(A)。根據人們對噪聲所能承受的程度,距離風機最近的住宅區,白天要求噪聲不超過50~60dB(A),晚上要求噪聲不超過40~45dB(A) 。
中央空調風機的機械噪聲
中央空調風機大部分采用雙進風型式,風機的軸及軸上的葉輪等零件都較重,各生產廠家事先均經過較嚴格的平衡(靜平衡和動平衡)試驗后才投入使用。但風機轉速一般較高,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后 , 會產生多種機械噪聲。
(1) 葉輪磨損不均勻或因風壓導致零件的變形 , 使整個轉子不平衡而產生的噪聲。
(2) 軸承在運行后由于磨損 , 與軸相互產生的噪聲。
(3) 由于安裝不良或各零件聯接松動而產生的噪聲。
(4) 葉輪高速旋轉產生振動 , 導致機體某一部分共振而產生的噪聲。
機械噪聲的處理辦法
正常運行的空調機組中的風機系統,機械噪聲相對于氣體動力噪聲和電機噪聲來說,相對較小,在混合噪聲中,機械噪聲可以忽略不計。
在設計制造或選用電機時要側重考慮降低電機噪聲;在使用電機時則要側重考慮控制電機噪聲。
(1)葉片聲和笛聲的控制 葉片不平衡或葉片與導風圈的間隙太小,只需校正或調整即可;若葉片與風道溝共振產生笛聲,須改變葉片數,葉片**采用質數片。
(2)適當減小風扇直徑,合理選擇風扇尺寸參數,可降低風扇渦流噪聲。
(3)電磁噪聲在低頻段與電機剛度有關,高頻段與槽配合有關。若出現電網頻率的低頻電磁聲,說明電機定子有偏心、氣隙不均勻,應返修改進;若負載出現兩倍滑差頻率的噪聲,說明轉子有缺陷,應更新或返修。
(4)采用消聲隔聲措施 以消聲為主的常用于小型電機,以隔聲為主的常用于大型電機。一要注意電機的散熱,二要注意消聲罩的隔振與減振。
電機噪聲的控制
中央空調的整個通風系統中,電機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一般風機的生產廠家采用的電機均由電機生產廠家提供,風機生產廠家一般不作電機內部處理,但電機的噪聲種類繁多,本文簡述如下:
(1) 軸承本身精度不夠而產生的軸承噪聲;
(2) 徑向交變的電磁力激發的電磁噪聲;
(3) 換向器整流子碳刷摩擦導電環而產生的摩擦噪聲;
(4) 整流子的打擊噪聲;
(5) 由于某些部件振動使自己的固有頻率與激勵頻率產生共振 , 形成很強的窄帶噪聲;
(6) 轉子不平衡或電磁力軸向分量產生的軸向串動聲;
(7) 電機冷卻風扇產生的空氣動力噪聲。
風機噪聲的處理方法
空調組合機組末端的通風系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噪聲源,沿風機的各個方向向外傳播。對于風機設計、生產廠家,既要保證整個系統的低噪聲,又要保證風機的高效率。我公司目前研制開發的 KHF系列風機就是基于上述觀點而設計的,主要用于組合機組配套。
(1) 機殼處的噪聲控制
可在風機機殼內側固定一層穿孔板,其穿孔率約為20%,內襯一種超細玻璃棉,作為吸聲材料,其密度為15~20kg/m3,整個襯墊厚度為50~100mm??梢杂行p小音調強度和隨機噪聲。
(2) 進、出風口處的噪聲控制
經測試,空調風機在進風口與出風口,其噪聲最大。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聲的阻抗失配原理,在進風口前和出風口后安裝吸聲式消聲裝置或者風機減震器來減低風機噪聲。
在進風口位于機殼內部的外圍,設計防渦旋的整流結構。
葉輪中葉片出風口的尺寸大于進風口位于前盤處的尺寸,氣流在熱處理爐風室中流動時,在進風口圓弧段會形成許多小股團的渦旋,與機殼、進風口發生多次沖擊而最后脫離,因連續多次的沖擊而向周圍輻射噪聲。增設整流圈和擋板,能有效防止氣流在進風口旁形成渦旋,卡門渦街、二次流產生的噪聲有明顯降低。在KHF系列風機中,經同比性能測試,不僅噪聲降低6~8dB(A),且風量、全壓也增加2%~4%,風機效率也有所提高。